《小腳與西服》一書中,張幼儀的母親要幫她纏足,她因無法忍受那折斷筋骨的痛苦,大聲地哭叫。她二哥看不下去,請求母親把裹布解開,當時他母親卻回答:「如果我現在心軟,將來受苦的會是幼儀,誰會肯娶一個大腳婆?」
這事如果發生在現代,應該會有人大呼不可思議。但那個時代的確有婦女因為貞節、傳統而拒絕配合,而認為守婦道者必定要纏足、甚至大罵街上天足的女人不知羞恥。
再來看教改最惡名的一綱多本。其立意大抵是別叫孩子死讀書。但用在台灣學歷高高在上主義的社會裏就全然不同了,變成每一本都要唸過。而補習班更趁機賺得更多。別說一般父母,就連法官、醫師等高學歷的社會人,在面對孩子的未來時,也不禁認為學歷高點會比較放心。得以幸免的知識份子,或許只有哲學家中的少數。那麼試問教改好不好?那得看你站在哪個角度。又試問教改成功否?嗯,失敗極了!因為不適合台灣社會。所以台灣除了幸運者(或許有些是內心有坑洞待填),很少有人在受完正規教育後,為了興趣而繼續唸書。
又有人說,美國為了提高國家競爭力,近年來已開始將教科書的程度提高,而台灣卻做著相反的事。那麼,是否有人接著問,國家競爭力是一切嗎?追求經濟而枉顧其他是否有欠周全?
「那件事」又如何?我們無法猜出此時提出這項改革的意義及動機,因為扯到政治就很會扯到很多利益和黑手。有人說這是為了社會正義,那麼已經做了那件事的社會,沒有正義嗎?又說沒有人站在受害者家屬這邊為他們想,那麼已經做了那件事的社會,沒有受害者家屬嗎?無論如何,「那件事」顯然不適合現在台灣社會。
提到「那件事」就會開始有情緒,和伴隨而來的先入為主、刻板印象、月暈效應等等,會讓事理說不清。在你還沒開始說心理學、人道主義、社會人類學的道理時,你就已經被污名化了。就像提到「那個人」的名字時,大家就不由自主的恐懼起來。
那麼回頭看看,勸戒纏足是怎麼成功的?從小學課本開始再到傳播媒體、當然也不能忽視早年西化的知識份子領頭。
現代呢?一個考7分就有大學唸的社會呢?我們反而未看到思考及辯論,甚至少有人問過一聲為什麼。只有情感、情緒、負面的情緒。就算曾有人問過為什麼,也只是台灣教育式的為什麼,一個填充題式的答案,就足以讓大部份人繼續判斷及情緒化。這種教育無法讓你從氣候、地埋、歷史、文化人類學等等角度來思考為何唐代會有盛世,同樣也無法讓你了解為何「那件事」被那麼多開化社會接受。
現在的非裔美國人,大抵會感謝林肯,但林肯死於當時非裔之手。因廢奴當時只適合北方,對南方來說,就像要過瘦的model吃胖一點一樣,即使這樣比較健康,但她卻因此丟了飯碗。那件事該不該做?該!但要先「洗腦」,就像要先將美女洗成豐腴外貌後,才能叫model吃胖點,光是立法禁止必定枉然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